找到相关内容123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法的四个原则

    啃,一字一字慢慢查,下苦功夫,配合日常生活的反省检点终会有所体会的。 第三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:佛经有些是了义经,有些是不了义经。了义是彻头彻尾的通达圆满,譬如“楞严经”、“圆觉经”、“华严经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3554103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汉语传承

    法华经》  障碍:“一切障碍即究竟觉,得念失念,无非解脱。”——《圆觉经》  妄想:“譬如明镜,随缘显现一切色像,而无妄想。”——《楞伽经》  消灭:“善男子,以汝称佛名故,诸罪消灭,我来迎汝。”——《观...,照十方刹。”——《圆觉经》  心眼:“尔时大王虽在幽闭,心眼无障,遥见世尊。”——《观无量寿经》  心机:“随种种乐欲心机,以种种文句方言,自在加持,说真言道。”——《大日经》  正宗:“不受燃灯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3757008.html
  •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坐禅仪

    不得卒暴。  出定之后,一切时中,常作方便,护持定力,如护婴儿,则定力易成矣。  夫禅定一门,最为急务。若不安禅,静虑到这里,总须茫然。所以探珠宜静浪,动水取应难。定水澄清,心珠自现。故《圆觉经》云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1558980.html
  • 从“本觉”“始觉”“无始无明”诸名相之安立看《起信论》之主旨

    “无始无明”的安立,虽对觉与不觉加以较为详细的教理叙说,但是仍然不能解决以下两个理论难题:  l、无明之所从来。  2、始觉之后,还会否又被无明障蔽,变为不觉。  《圆觉经》中借金刚藏菩萨之口,提出的“三惑”正可表达此种诘难:  世尊!若诸众生本来成佛,何故复有一切无明?若诸无明,众生本有,何因缘故,如来复说,本来成佛?十方异生,本成佛道,后起无明,一切如来,何时复生一切烦恼?  《圆觉经》中释迦...

    江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2166732.html
  • 我的第一次站桩

    初学,好歹提起正念,本是修行,半途而废,岂不永远做习气的奴隶! 《圆觉经》上,佛陀曰:善男子。云何我相。谓诸众生心所证者。 善男子。譬如有人百骸调适。忽忘我身。四肢弦缓。摄养乖方。微加针艾。即知有我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3976009.html
  • 究竟“爱”是什么?

    国庆节的一天和良师益友在一起,我们探讨了一个问题:什么是‘爱’?当师兄问我时我一下卡壳了……是啊,究竟什么才是爱呢?师兄说起与另一个师兄在一起时提到的一个问题,结果另那师兄也‘死机’了……师兄当时对那师兄说:“虽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****(我忘了具体的问题,所以用这个符号代替),但并不妨碍我们说出来."让那师兄回味了半天。 那天说到‘爱’,我也是这样……事情的起因是《圆觉经》中有这么一段经文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65878518.html
  • 让想自杀的人去掉自杀念头的妙法

    圆觉经”的第一部,虽然是无明,也是无挂无碍,来去自在。好了,鬼故事讲完,我们回转来讲佛经。查看原文 编辑:惜缘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1423783883.html
  • 大圆教之“本来清净见”与宗门之“本源清净心”

    法印心。心既如此。法亦如此。同真际等法性。”略有“瞥起本来无处所,吾师暂说不思议”的意趣。   (注1):《圆觉经》所示心印传规:“一时婆伽婆,入于神通大光明藏,三昧正受,一切如来光严住持,是诸众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2585093.html
  • 心经印心疏节略

      心经印心疏节略   月溪法师   修小乘中乘人错认“止”“作”“任”“灭”四病为用功法门。错认“我”“人”“众生”“寿者”四相为自性本体、(出圆觉经)故无法证实相般若。无法契会“蕴”“根”“尘”“识”“界”皆佛性之理,将“五蕴皆空”之空字,作空洞断灭解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,可不慎哉!   自来解释“四相”多误解不执着我为无我相,不执着汝为无人相。不分别六道众生为无众生相。不求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5989000.html
  • 三面达摩渡海铜镜

    圆觉经大疏钞》。后来禅宗著名的《碧岩录》把此作为第一则“颂古”流传。达摩后至北魏都城洛阳嵩山少林寺,面壁9年,成为一代高僧,传衣钵于慧可,出禹门游化终身。东魏天平三年(536年)卒于洛滨,葬熊耳山(今...

    江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0493306.html